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雖然社會工作已經逐漸脫離病理觀點的服務取向,但是對個人與家庭問題或需求的評估,仍然習慣偏向個人歸因和重視風險因子的尋找。此外,當前社會工作強調人與環境之關係,重視對服務對象充權。不過,充權服務對象並非立即可以完成,而是需要時間和行動。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最終還是要關注和協助服務對象的立即性需求,以有效因應生活適應問題,增進人類生活幸福感。因此,提供個人與家庭直接的專業服務就相當重要。近年來,復原力的研究與應用越來越多和廣,在學術上也強調復原力的重要。但是復原力仍然只是停留在概念認知層次,許多實務社會工作者並不理解如何進行實務操作。其實日常生活中,每個人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和障礙,但不會落入生活困境;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許多人的生活環境中有保護因子,可以提供資源協助度過生活困境或逆境。到底人的生活環境中有哪些保護因子可以協助對抗風險因子,使人脫離困境或發憤圖強、努力向上?目前國內外有許多學術研究和實驗方案,不僅概念內涵更加豐富,對於社會工作專業如何運用復原力提供服務,也有相當多的參考價值。在實務工作上,社會工作如何具體規劃各種服務方案,以有效培育服務對象之復原力,不能只停留在文字說明概念或內涵,而缺乏系統性的干預步驟。目前社會工作專業的實務工作取向,大致上已採用任務中心為核心的工作方法,而且運用範圍已經相當廣泛。實證研究亦顯示任務中心有明確的效能。然而,任務中心在國內文獻中,亦欠缺具體完整的實務操作案例,故多數實務社會工作者多半只有認知上的概念,相當少人運用在實務方案規劃與操作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白倩如


  學歷: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博士
  現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助理教授
  專長:高關懷及性交易兒少、復原力、社會個案工作

李仰慈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衛生與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
  現職:新光醫院呼吸治療師
  專長:老人長期照護、老人福利與社會工作、家庭與社會福利

曾華源

  學歷: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現職: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
  專長:社工價值、社會工作方法、青少年社工、社工理論

目錄

第一篇 復原力取向社會工作
前言
第一章 社會工作理論觀點的演變—從個人病理觀到生態優勢觀
壹、為什麼要培育復原力 .
貳、病理觀點社會工作服務之限制
參、生態系統觀點與復原力
肆、優勢觀點與復原力

第二章 何謂復原力?—基礎概念與不同取向
壹、復原力的意涵
貳、復原力核心概念—逆境、風險因子與保護因子
參、復原力的理論演變與不同取向之比較

第三章 復原力的來源—保護因子及其作用
壹、核心保護因子—實證研究發現
貳、保護因子的作用模式與歷程

第四章 復原力社會工作的專業關係
壹、信任性專業關係建立的障礙
貳、復原力專業關係特質與作法
參、復原力取向的專業關係意涵
肆、復原力關係的界線議題

第二篇 社會工作任務中心取向實務指南
前言
第一章 任務中心社會工作
壹、任務中心的基本概念
貳、任務中心取向的基本假設
參、服務對象「問題解決」行為的假設

第二章 任務中心個案工作的問題處置基本原則與流程
壹、個案工作問題處置基本原則
貳、問題處置流程
參、研判與指認標的問題
肆、任務執行過程障礙的移除

第三章 任務中心個案工作目標設定及協商契約
壹、目標之意涵、功能與種類
貳、目標設定之技巧
參、目標協商之過程
肆、擬定契約
伍、任務中心取向個案工作契約擬定範例

第四章 明確擬定完成目標的各項單獨、卻有連接性之任務
壹、擬定任務
貳、任務執行
參、監察、評估與結案

第五章 任務中心取向之長處與限制
壹、長處
貳、限制

第六章 任務中心個案工作案例與自我練習

第三篇 個人復原力培育
前言
第一章 提升自我效能培育個人復原力
壹、自我效能的意涵及其來源
貳、自我效能與復原力之關係
參、如何培育自我效能
肆、自我效能之評估與測量

第二章 透過環境保護因子培育個人復原力
壹、環境保護因子對培育個人復原力的重要性
貳、透過家庭系統培育個人復原力
參、透過學校系統培育個人復原力
肆、透過社區系統培育個人復原力

第四篇 復原力任務中心實務指南—高關懷青少年復原力培育團體工作範例
前言
第一章 認識高關懷青少年
壹、高關懷青少年的意涵
貳、青少年風險行為的發展階段
參、高關懷青少年的成長目標

第二章 提升青少年自我效能團體方案
壹、團體動力的要旨
貳、社會團體工作之設計原則
參、提升青少年自我效能團體方案設計範例

第三章 高關懷青少年復原力生活體驗營
壹、體驗學習的意義
貳、體驗方案活動設計原理
參、高關懷青少年復原力生活體驗營方案設計範例

第四章 長期安置兒少復原力培育服務
壹、安置環境的基本特性
貳、復原力培育服務設計原則
參、服務設計範例
 

作者序

  我曾在精神衛生領域、外籍配偶與高關懷青少年領域中,從事直接服務多年,直到現在仍然有許多機會與各個專業團隊合作。做為一個從實務工作出身的大學教師,我一直期盼可以縮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工作之間存在的距離。多年來,國內社會工作專業化有長足的進展,但始終無法完全擺脫服務空洞、成效不佳的質疑。過去,社會工作專業教育訓練重點,大多是放在要能準確判斷服務對象問題形成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上。這一點,可以普遍見於社會工作者的服務紀錄—有完整的評估,但缺乏處置作法。在實務場域中,服務進展緩慢的挫折感很容易積累,常常耗損最初的專業理想與熱忱,甚至會反映在與服務對象的關係當中。另一方面,實務工作者則懷疑抽象的理論概念是否真的有可能實踐,或者只是空中樓閣。不論是自認或被認定為「學術」或「實務」的社會工作者,或許都曾經感受過理論與實務之間難以轉換的挫敗感。

  長期以來,病理取向的理論思維邏輯,仍然是認為只要消除造成服務對象問題困擾的風險因素,就能夠使問題獲得改善。然而,這樣的理論取向其實是有邏輯問題的。其一,造成服務對象困境的風險因素,並不一定會使所有人都陷入相同困境,但我們甚少去認真探究原因為何。首先指出這種理論邏輯謬誤的是Rutter(1976, 1985)。其二,找到形成問題的因素,不等於就是找到解決問題的要素。例如,我們對於少女從事性交易的相關研究雖然已有大量的累積,但實際上無助於已經涉入性交易的少女離退性交易(白倩如,2012b)。其三,個人改變動機並不僅僅是受心理認知歷程的影響,結構性的影響其實更為關鍵。綜觀相關的研究不難發現,改變動機是影響處遇成效的關鍵因素。這點融合任務中心和生態觀點,將能夠協助實務工作者更準確的理解服務對象為何改變或不改變。上述論點從1980 年代起,就開始不斷被提出,至今影響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走向。因為曾華源教授的啟發,使我瞭解到自己看待服務對象的侷限,以及服務處置方法的表淺,因而開始鑽研復原力理論。過程中,很感謝財團法人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執行長湯修女和台東德蕾之家的少女們,以及台東的區督導陳玉潔。因為她們的信賴,使我能夠將復原力在實務工作中實踐,並看到具體的成效。此外,在與許多實務工作者一同努力的過程中,也發現抽象的原理原則和理論概念的操作化是一個主要的困難。我認為將複雜紛亂的實務經驗做概念歸納,以及將抽象概念操作化的循環過程,是養成專業人員的根本途徑。任務中心的結構性不但有助於解決社會工作者處遇目標過於抽象、操作步驟模糊不清的問題,同時也能夠使社會工作者擺脫只能做資源連結的質疑。

  事實上,復原力的運用範圍十分多元,並不僅止於弱勢兒童少年或身心創傷事件,而且已經擴及運用到家庭、老年人、身心障礙者、外籍配偶或移民人口、藥癮與毒癮人口等等。這些都已經在全球社會工作中被廣泛運用。除此之外,復原力在心理諮商與教育領域也已經被大量的討論。不過,社會工作專業在復原力理論的運用上,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因子與個人保護因子之間的交互作用。相較於教育領域較傾向採用發展取向,心理諮商領域傾向採用心理認知取向,社會工作更強調服務對象受環境結構壓迫,或對抗生存困難的充權取向。復原力與任務中心的專業關係,均更加重視服務對象的理性與潛能,更強調社會工作者應該要反身性的思考自己對服務對象持何種看法。透過採用生態觀點、多元文化與平權的關係取向,將更能夠如實的理解服務對象在生活環境系統當中面對的困難。本書的目標期望能夠介紹復原力理論的概念和具體作法,並運用任務中心的操作化過程,以使復原力服務更為結構化。書中有許多實務案例與範例,期望可以使讀者更瞭解理論概念的操作方法。本書能夠完成要感謝社團法人台灣復原力社會福利協會的大力支持,以及王淑楨秘書長的擘畫和推動。同時感謝曾華源老師的督促和諸多貢獻,以及李仰慈博士對本書的修正和編寫的投入。如果沒有他們,本書無法完成。本書如有任何需要修正之處,請前輩不吝賜教,以便修正精進。

白倩如
於彰化師大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001512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目前,圍繞新型冠狀病毒的多項研究及統計顯示,中老年人似乎更易感。相對而言,兒童和青少年表現為不易感染新冠病毒,或即使感染後,也多為無癥狀或癥狀較輕。美國資深免疫專家近日發文認為,這背後或許是因為兒童已提前感染其他冠狀病毒,從而對新冠病毒產生了一定的免疫。 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領銜的中國新冠肺炎醫療專家組2月28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全國31個省(市)共552家醫院的1099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中,患者中位年齡為47歲,15歲以下的患者占0.9%。 但根據2019年中國人口總數統計數據,中國0-15歲(不含16周歲)青少年在總人口中占比為17.8%。 這背後原因是什麼?近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榮譽教授、資深免疫學和寄生蟲學專家William R. Gallaher在病毒學網站virological.org發文表示,低年齡段人群由於每年都會接觸引起上呼吸道疾病的其他冠狀病毒,因此可能對新冠病毒形成了一定免疫力。 Gallaher是一位擁有53年病毒感染研究經驗的資深科學家,畢生研究過紐卡斯爾病病毒、單純皰疹病毒、HIV-1、伊波拉、小鼠肝炎病毒、SARS、流感。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他也仍活躍在virological.org等網站。 Gallaher在文中寫道,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月29日發表的一項包含了425例感染新冠病毒病例的傳播動力學特徵數據的研究中,來自中國疾控中心、湖北疾控中心、香港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等人為通訊作者)對來自湖北武漢的最早一批確診患者進行了詳細的臨床和流行病學描述。他們發現,這些病例中未見兒科病例,同時患者的中位年齡為59歲。 馮子健等人的研究推測,早期病例中兒童極少,425個病例中有近一半的年齡≥60歲,但研究的病例定義中規定病情嚴重到需要醫療,而病情可能因是否有併發癥而存在差異。此外,兒童可能不易受到感染,而且即使感染,其癥狀也較輕,上述兩種情況均可解釋確診病例中兒童比例較低的情況。 Bill Gallaher認為,雖然在其他病毒感染(例如A型肝炎和EB病毒)中,也曾有過兒童有病毒抵抗力的先例,但在新冠病毒領域的另一個解釋可能是:該年齡組每年都會 接觸引起上呼吸道疾病的其他冠狀病毒,因此對新冠病毒形成了一定抵抗力 。 他進一步提到,2018年1月,中山大學醫學院團隊在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科學期刊PLOS One上發表了關於另一種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冠狀病毒(Human coronavirus,HCoV)OC43等的流行病學研究報告。 上述研究發現,OC43在2010年-2015年5年中的4年發生了局部流行,而且 該病毒流行發生在一年四季 。同時,另外3種引起輕微上呼吸道感染的冠狀病毒229E、NL63和HKU1也每年都會引發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直到現在仍在流行。而從年齡分布上來看,這些冠狀病毒均偏向於感染兒童。 因此,Gallaher認為,這些冠狀病毒的流行可能使嬰幼兒對它們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而這種免疫力可能被有規律地增強了。 下圖顯示了OC43的年齡分布與上述425例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年齡分布對比。從數百個患者樣本來看,感染這兩種病毒的患者年齡分布之間的對比十分明顯,甚至幾乎是相反的。 ... 如果比對HCoV-OC43和2019-nCoV,它們的S蛋白是相似的,其中S1亞基雖然缺少同源性,但是S2亞基有幾個高度相似的區域。 ... 常見的冠狀病毒HKU1A,HKU1B,OC43和2019-nCoV的S蛋白比對(局部圖),綠色代表相同的胺基酸,下橫線代表新冠病毒的受體結合域(RBD) 胺基酸同源性的模式僅在S蛋白的某些區域最明顯。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新冠病毒利用不同的受體感染人類,它與別的冠狀病毒在S1中的受體結合基序幾乎沒有相似性,並且受體結合域(RBD)中的缺失很大。但是,它們在 S1的側翼區(flanking region) 還是存在一些相關性。Gallaher提到,新冠病毒中的 弗林蛋白酶位點(furin site) 顯然與上呼吸道冠狀病毒中更有效的位點是相對應的,並在側翼區具有高度相似性和同源性。在融合亞基S2部分,新冠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的同源性最高,尤其是在HR1a-鉸鏈-HR1b區域。 文中提到,每年,很大一部分人口暴露於上呼吸道冠狀病毒,這種病毒引起了25%-30%的普通感冒。可以推測,大多數人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通過再次接觸病毒形成了免疫力。2019-2020年,HKU1病毒在美國異常活躍,最近達到峰值。這就意味著,那些最近接觸過這些上呼吸道冠狀病毒的人已經接觸過了新冠病毒中存在的相同的胺基酸序列。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年齡分布以及70-79歲年齡組和80+歲年齡組格外高的死亡率(前者為8%,後者14.8%)讓人聯想到帶狀皰疹的發病率,並提示免疫性遺忘可能造成了新冠病毒在老年人中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 基於上述討論的理由,Bill Gallaher提出這樣的假設:嬰幼兒長期暴露於HCoV-OC43及其他冠狀病毒的感染環境,可能產生了對冠狀病毒S2區域的免疫,因而在COVID-19流行期間具備了保護力。但是隨著年齡增長,這一免疫能力逐漸喪失。 而如果這個推測是真的,它對我們認識和克服新冠病毒流行有很重大的意義。 這一推斷帶來了兩個可能的結論: 第一,與很多季節性呼吸道傳染病從幼兒園或者小學開始不同,新冠病毒可能主要是成人與成人之間的傳播。 第二,由於S2蛋白的保守性,它可以作為疫苗設計的靶標,可以使用OC43或HKU1作為抗原來源,從而研製疫苗讓那些未接觸過新冠病毒的人形成免疫力。 最後,Gallaher強調了數據的重要性。他表示,當我們對每個國家在暴發開始時的國家數據進行校準時,就會發現流行曲線中有輕微但可能顯著的差異。 國家和文化之間的差異很大。例如,中國長期實行獨生子女政策,與其他國家相比,每個家庭或整個社區的兒童數量減少了。而有更多兒童、且有更多祖父母照顧兒童的國家,兒童之間可能會增加上呼吸道冠狀病毒的傳播,並進而激發老年人的免疫反應。人們對於冠狀病毒中保守肽的免疫力可能有很大差異,進而影響發病率和死亡率。 Gallaher還表示,「雖然日本關閉了學校,但我沒有看到任何跡象表明這是數據驅動的」,COVID-19對兒童的影響非常小,他們甚至很難攜帶這種病毒。 他認為,如果這一切都是成人之間的傳播,那麼停課既沒有必要,又會造成很大的破壞,特別是對於雙職工家庭而言。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yynLAGd.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49259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大肚溫朔燙台中西屯短髮造型推薦潭子兩側漸層髮型推薦髮廊台中韓男卷髮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太平洋SOGO附近英倫油頭推薦染髮髮廊 沙鹿霧感流行髮色 水波紋燙台中燙髮推薦台中東區不顯老的髮型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大雅瀏海減齡方式推薦染髮髮廊 台中北區美髮推薦台中南區髮根不好剪推薦染髮髮廊 勤美誠品附近耳圈染髮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燙髮技術最好的台中髮廊潭子漸層漂染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台中北區英倫風格的質感男仕理髮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台中內行人推薦的美髮沙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今年必敗好產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